中瑞青年以音乐对话的形式,促进中瑞两国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,博采两国文化之长。演出的曲目更是融合了瑞典的民族音乐与中国的古典音乐,籍以音乐和体育为桥梁,搭建起两国姊妹城市间,超越国籍超越语言的对话平台。
今年44岁的Michael Roos是此次应诺迪维瓦萨公司邀请,赴中国演出的穆塔拉音乐学校带队音乐老师之一。为了这次的中国演出,他特意改写了两首中国歌曲–《茉莉花》和《康定情歌》。他精彩的改变,让中国观众耳目一新。

问:您是如何改写的这两首中国歌曲?
答:我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语言,通过找到一个共通点,结合在一起做出一首曲子。我还将当下在中国特别流行的江南style安排进了我们瑞典经典的一首民族音乐中。

问:改写一首歌曲要用多长时间?到目前为止,您已经改写了多少首曲目呢?
答:大概每个需要一天的时间吧。现在我就改编了两首中国歌曲,我也希望将来能改写出更多的音乐,因为中国的音乐旋律真是太优美动听了。

问:对您来说,改编中国曲目是一个挑战吗?
答:其实每件事都伴随着挑战。你必须仔细听中国和瑞典音乐的真谛所在,寻找它们的共同点,看能否将他们天衣无缝地结合。而且我觉得,要是一个人可以将两个不同国家的音乐结合,那么也可以将两个国家的人结合起来。能在这么多人面前演奏,这是我们表演团以前从来没有过的。中国观众很享受地坐在那里,欣赏我们两个小时的表演,这让我感到很振奋。

问:您对此次瓦萨公司的工作如何评价?
答:我觉得他们做得非常周到,也非常专业。过去我们一直是靠自己处理好一切事物,而现在他们提前就为我们做好了精心的准备,真的很贴心。
歌曲介绍
《茉莉花》是一首著名的中国民歌,该曲历史久远,最早源于清朝乾隆年间,初名为《鲜花调》,一直为民间小调。《茉莉花》在中国多个地区有多个版本流传,各个版本的曲调、歌词往往大同小异。现在流传最广的是南京六合、扬州、天长到泰州一带的民歌。《茉莉花》在中国民歌中有很高的地位,更在海内外华人和西方音乐界中广为流传。
《康定情歌》是由四川宣汉的李依若创作于40年代,产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。

分类: 新闻